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股市往事
——专访深圳市原市长郑良玉
本报评论员:杨兴云

  杨兴云
  在深圳的历任市长中,郑良玉无疑是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一位。在他任上,深圳诞生了当时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规范股票交易的同时,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打开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同样在他任上,发生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引以为戒的“8·10”事件。在此之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促进了中国股票发行方式的不断探索。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郑良玉接受了本报采访。
到任后首先整顿股票市场
  经济观察报:在你的市长任内深圳探索了股票发行方式,随后又成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能不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郑良玉:最初,大家对股票都不了解,交易很清淡。1989年股票有了分红,特别是深发展,大家马上感觉到了股票的价值,一下子踊跃起来。
  当时深圳没有股票交易所,只有一家证券公司下设三个证券部,房子都很小已无法容纳大量的交易活动,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场外交易,黑市猖獗。我感到如不加以规范,势必出大问题,所以到任后签发的第一个市政府通告就是整顿股票市场,要取缔场外交易,规范交易行为。
  针对深圳的情况,我们立即研究做了三件事:第一是证券立法,马上组织班子起草股票上市和交易管理办法。第二是加快组建证券公司。银行很支持,很快就把证券部从银行划出来成立公司。第三是成立证券交易所。为了保证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行为,1991年出台了公司制条例,对公司上市有了较规范的标准和操作程序。
  到1991年下半年,深圳的证券营业点已经发展到306个,同时也积极筹建证券交易所。当时大家对证券交易所能发挥多大作用认识不清,第一个方案报到我这里来时,设计的营业大厅面积才100多平方米。我认为尽管当时出市交易代表人数不多,但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最后在深圳金融大厦搞了一层楼。央行于1990年12月8日先批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91年4月批准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证券交易开了正门,取缔了场外交易,使深圳的证券市场初步走上了有序的轨道。
三个失误
  经济观察报:总结当时在股票发行过程中的经验,有什么教训?
  郑良玉:毕竟那时候对资本市场及其作用还认识不清,导致了一些失误。失误的教训使我们变得更聪明起来,随后,股票发行方式有了新的变化,1993年采取无限量发售认购表和与储蓄挂钩的发行方式,此后又采取专项存单的方式发行股票,并开始探讨公开竞价发行。
  后来,我们总结出三条决策方面的失误,一是对全国炒股大军涌向深圳的形势缺乏正确的估计;二是对腐败现象产生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三是在股票的发行方法上存在问题。
  经济观察报: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曾经提到证券市场及股市方面的问题,对深圳发展资本市场有什么影响?
  郑良玉: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对证券市场及股市谈得最系统。关于股份制、股票市场,他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后来,在与我们临别时,小平同志又握着我们的手再次叮嘱,“你们的胆子要更大一点,搞得更快点。”接下来,深圳在资本市场和高科技产业两方面特别加快了发展,这些都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支持鼓励密不可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股市往事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专题】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