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 爱情的使用价值
本报评论员:谁谁谁
谁谁谁 对利益至上的商人来说,爱情的核心是它的使用价值:能否带来子嗣,是否意味着从此回家后就有人把饭菜盛好了摆在桌子上,相处是否感到愉快,以及对方的核心价值究竟是家世还是年轻美貌等等。 遗憾的是,在房价与物价像大蒜和绿豆的价格一样扶摇直上的当下,大部分中国人都被迫改用商人的思维来看待爱情。 其实香港人早就这样做了。有位香港导演对内地女青年们至今仍追寻一生一世的爱情感到不解。原来香港女性从小读亦舒长大,一早明白爱情就是两个人彼此顺眼、然后相互温暖相互陪伴的生活用品,而内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女青年则是浸淫在 《简爱》、《傲慢与偏见》等文学名著或至少是琼瑶的爱情至上的小说中,仍然奉爱情为生活信仰。 这种信仰随着生活方式 “人性化”程度的加倍提高,而加速崩溃。所谓的人性化,无非是对“喜新厌旧”、“食色性也”等品质的宽宏大量。崩溃的后果有二:一是剩女现象的出现。可以说综合实力可圈可点的她们为什么被“剩”下来,主要是拜那种遥不可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信仰所赐。二是不能立地成佛,便拿起屠刀的爱情起义军的崛起。有不少自以为智慧的女人从此聚在一起,以对男人口诛笔伐为乐事。这多少会让人想起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那句话。 与这些活在爱情空中楼阁的女人相比,男人则实用得多。最近有个奔四的男性友人终于结束了单身生活,接受与女友同居的生活方式了。问他感觉如何?答曰:最起码,我的失眠症不治而愈了。抱着女友甜甜入睡,当然比午夜惊梦后还得靠服安眠药来得舒服,而且健康。在他看来,这爱情能派上这用处,已经是大大的赚了。 另一位男士则认为,以前周末自己在家里看DVD,总有种自怜自艾的凄凉感,有了女友后,两人一起一边吃零食一边看DVD则转化成温暖而甜蜜。基于这一重大发现,他觉得这段爱情还是挺实惠的。 遗憾的是,这种种实惠,到了女人那里就成了空气一样容易被忽视。她们更需要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能让自己暂时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为了这种眩晕的迷幻感,她们愿意做任何事。而抱着相互取暖,相拥抵抗失眠的那种实用爱情,在她们眼里根本就是对感情的苟且。 陈奕迅的歌《富士山下》写得烟雾笼罩的歌词中有这样一段: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靠拥抱亦难为你拥有,你还嫌不够,我把这陈年风褛,送赠你解咒。这爱情,在女方看来,还是拥抱时那想入非非的感觉,而在变了心的男方,只是一件旧风衣罢了,如果你要,就留给你好了。这对于忽视爱情的使用价值而一味追求爱情的想像价值的女人来说,可以说是个极好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