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逝者
回忆华君武
本报评论员:黄晓

  黄晓
  漫画家华君武以95岁高龄去世(1905-2010),朋友们安慰我:喜丧,你不要太难过。但我依然悲伤不能自已。
  不止一次,我给父亲打电话。第二次电话中,我问父亲:“你还记得华伯伯的一本漫画集吗?封底印着你刻的图章《民间艺人》。”父亲当然记得。那是华伯伯请我父亲刻的图章之一,另一枚是“见笑大方”,还有一枚“君武漫画”。
  华伯伯很喜欢“民间艺人”的印文。他出道自十里洋场的上海漫画界,后半生定居北京,长期担任艺术部门的领导职务,他大巧若拙而又智慧敏锐的风格,更令他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广受欢迎的漫画家之一。但他从不以大艺术家自居,反而自视为“民间艺人”。
  有一幅我热爱的表现民间风情的华式幽默佳作,题为《粤人出游》:一个游客模样的广东人,提着一个水桶出行。这幅漫画表现的是我们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每天非洗澡不可。1980年代发表在广州一份晚报之后,至今常被朋友们引为话题,成为南北方亲戚朋友之间谈论地方习俗的最佳例子。
  华伯伯很喜欢“民间艺人”这款印章,我不止一次看见它出现在他的漫画上。那本封底印着“民间艺人”图章的漫画集出版之后,华伯伯寄赠一本给我父亲。不久之后,父亲收到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一笔汇款,是印在漫画集封底的图章的稿费!华伯伯送自己的作品给我父亲,父亲送图章给华伯伯。我以为这是中国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没想到漫画集出版后,华伯伯叮嘱出版社给我父亲一笔稿费。这就是绅士风度!电话里我和父亲共同忆起这件事,父亲说:“华伯伯很尊重人的!”我想,这是一个几十年的画迷兼老朋友最深挚的怀念吧。
  我父亲虽然比华伯伯年轻二十年,但他们相知甚深。父亲曾经把郑板桥的两句诗,写成对联评论华伯伯的漫画:
  几点 墨水
  一幅大大文章
  还为这副对联写了旁款:“窃论千篇难比板桥两句”。
  国画大师关山月从广州去北京开会,父亲托关伯伯把这副对联带给华伯伯。不几天,收到华伯伯的信:
  “我不学无术,上联中‘ ’两字竟不识,翻了半天字典、《辞海》竟不可得,今早适吴作人同志来电话,他也记不起了 (他当然是有学有术的)。便中乞示,否则人来我处,或问起就麻烦了。”
  华伯伯多年前写给父亲的这封信,至今在电话里听父亲念起,我们父女俩居然笑起来——那么坦诚幽默、那么谦谦君子,重读他的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令无法排遣忧伤的我,忽然发现自己再次被华伯伯的幽默所感染,就像在他生前一样!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回忆华君武
  本文所版面
【第 54 版:闲谈】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