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挟尸要价”背后的两种价值取向
本报评论员:魏黎明
  魏黎明
  新闻图片 “挟尸要价”纷争不断,一起集体见义勇为行为,与见利忘义的人性丑陋并呈,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图片的事实认定和评奖有其专业性,本文无意就此置喙。需提请注意的是,在“挟尸要价”的背后,事实上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就在“挟尸要价”因揭示人性丑陋而屡屡获奖的同时,当地正在以同一事件中的见义勇为行为“宣传荆州”。
  一部名为《荆州1024》的影片将在今年9月上映。报道显示,早前由荆州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影片拍摄工作协调会上,当地宣传部领导即指,“这部感动全城感动全国的电影将对宣传荆州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则早就在博客中,以实际行动响应了号召。李的博客大部分文章对该校学生的救人行为,以领导重视、接见、嘉奖等形式予以一再肯定。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当其连续发文质疑“挟尸要价”作假时,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便发生了直接冲突。
  大学生见义勇为当然值得崇敬,但就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而言,捞尸人见利忘义的人性丑陋更为触目惊心。而在一些“宣传家”看来,这种做法却很不和谐,甚至有对着干的意味。
  在他们的思维定势里,媒体揭露恶,似乎天然地威胁了他们对于善的建立。具体到“挟尸要价”,拍摄者张轶就背负着 “破坏荆州人民大营救壮举”的指责。最终,他也因为“压力太大”而离开了荆州。
  这种着重于宣传的价值取向观点很鲜明:一件事情明明有好的一面,媒体为什么偏偏要执着于揭露不好的一面?真善美摆在那里,媒体不去关注,却偏偏要去揭露假恶丑。
  在“宣传家”们的字典里,事情往往只有好的一面,而没有坏的一面,即使有坏的一面,也要积极转化为好的一面。于是,在他们看来,歌颂的拥护的赞美的新闻都是真新闻,而反对的质疑的揭露的新闻往往就要打上假新闻的问号。
  在宣传部长李玉泉的博客中,一篇题为“求真、求实,是新闻的灵魂”的文章就对媒体和记者循循善诱:“首先要意识正确,才能有正确的导向,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应该成为麻烦的制造者……”
  “麻烦制造者”,正是许多“宣传家”们对于媒体和记者的普遍印象。因为,媒体记者的揭黑行为,往往在实际上消解了他们的宣传功能。在荆州“10·24事件”中,荆州和长江大学无疑因大学生见义勇为而为人称道,“荆州人民大营救的壮举”又为此锦上添花。
  在这种语境下,有关人性丑陋的种种行为就要被人为地淡化处理,甚至避而不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大全”的形象,才能真正起到宣传的功效。这是一种老到的存在了许多年的官方宣传行为。
  而从这个角度再去理解围绕“挟尸要价”发生的种种纷争,就不难理解李玉泉们的苦衷和难处了。在长江大学官方网站,李玉泉掌管的宣传部分网页名为 “长江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网”。在李玉泉们看来,该校学生见义勇为无疑是该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丰硕成果。而媒体却偏偏要通过“挟尸要价”,将这个成果跟人性丑陋的藤藤蔓蔓牵扯不清。这可如何使得?
  要知道,这种丰硕成果往往是可以转化为落到单位和个人头上的一枚枚“军功章”的,但“挟尸要价”却偏偏要把“军功章”变成“疮疤”。这可不就成了“麻烦制造者”?
  对于媒体“制造麻烦”的指斥,在“挟尸要价”之前早就已经多次发生。近来连续发生的记者遭通缉、被追打等现象,就是明证。相比之下,类似“挟尸要价”的纷争算是较为温和的冲突了。
  可以明确的是,只要这两种价值取向仍然同时存在,则类似纷争和冲突就不会停歇。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挟尸要价”背后的两种价值取向
  本文所版面
【第 16 版:社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