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周期监管有利于预防信用泡沫
本报评论员:吴辅世
吴辅世 关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诸多讨论都集中于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的资本质量及充足率要求的提升。然而在我们看来,资本充足率并不是巴塞尔新规则最主要的方面。事实上全世界很多银行现行标准都已经超过巴塞尔协议Ⅲ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包括其对于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就是中国商业银行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 这一点在亚洲银行当中尤其明显。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银行有非常明显有利的地位,它们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在12%至12.5%左右。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高居亚太地区榜首,为18.5%。央行设定这一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意图在于收紧过剩的流动性资金,过剩的流动性资金为过度放贷提供了可能并有可能引发资产泡沫。我们在与中国10家领先银行,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建设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已经发现房屋按揭贷款违约有可能会增加的迹象,坏账和预测性分析数据同样对潜在违约的增长提供了清晰的说明。 事实上,巴塞尔协议Ⅲ最有价值的方面在于反周期资本缓冲。 反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银行在系统内信用膨胀的时候保有一项额外的资本。这项额外的资本将被用于降低潜在的债务损失风险。银行可以利用它们的反周期资本缓冲来弥补损失而不是在困难时期被迫提升新资本。 反周期资本缓冲 引入反周期资本缓冲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它弥补了巴塞尔协议Ⅱ的一个主要不足,减轻了经济周期不断恶化的风险。巴塞尔协议Ⅲ帮助监管层在信贷领域引入了一项抑制顺周期性的机制。强化新资本协议所强调的反周期监管需要的是银行自下而上的推动,而不仅仅是监管层自上而下的调控。通过执行工具在银行里建立一个自动稳定装置可以完善反周期资本缓冲的监管方法。同时将反周期资本方法论准确地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层面贯彻到对单个消费者的信用政策决策层面,从根本上使银行业体系更加的安全、有效,更具有潜在的可盈利性。 各界对巴塞尔协议Ⅱ一直有不小的争议,认为它减少了资产抵押证券的风险权重,相对于它的前身巴塞尔协议Ⅰ而言更加地顺周期,从而为最近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而针对这一问题的改革被搁置过久。去年9月份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给监管层带来了一个可以在信贷领域抑制其顺周期性的机制,一定程度上缓和对于巴塞尔协议Ⅱ的批评。在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下,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与普通股的比例最低标准从原来的2%提升至4.5%,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作为补充。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从4%提升至6%,完全由普通股组成的资本缓冲提升到了8.5%。总资本充足率保持在原有的最低8%不变,但是现在包括更低水平的二级资本。包括资本留存缓冲在内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总数为10.5%。 预防信用泡沫的产生 反周期资本缓冲提升了监管机构预防信用泡沫的灵活性。某种程度上来说预防信用泡沫或者经济问题类似于预报一场地震。你不知道它的震级或者走向,但是有某些类似的征兆可以令业界警醒。 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着手寻找监测这一 “地震活动”的实用性方法。他们开发了提高宏观审慎监测的标准,使得当金融体系出现压力增长的时候,可以有一套基准来评估资产和信用泡沫是否也在孕育之中。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当监管机构发现资产和信用泡沫有可能发生的时候,它可以通过执行反周期资本缓冲的形式进行干预。 反周期资本缓冲监管从心理上系统性地将反周期资本缓冲推入金融体系和风险量化系统,从而成为解决经济顺周期性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但反周期资本缓冲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它不可能消除下一场经济危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反周期资本缓冲只有在极端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由国家级的监管机构来启动。宏观审慎的监管不会使经济和银行体系自行消除顺周期特点,因为资本只是风险的来源之一。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根据风险加权资产的百分比计算的,但是大多数银行塑造风险加权资产价值背后的方法论是具有高度的顺周期性的。 银行的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近期的业绩。年景好的时候所有的风险指标都较低,银行就会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比例。这种顺周期风险量化的方法对住宅抵押信贷泡沫的积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随着信用泡沫的累积,银行应该选择提升风险权重,从而抵消自然顺周期的风险量化系统所带来的风险。银行需要重新评估现在使用的那些高顺周期性的风险和资本管理决策工具。相对于监管级别的反周期风险量化工具,银行级别的反周期风险量化工具更有助于降低经济衰退的严重性。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巴塞尔协议Ⅲ反周期监管在中国的实施做出了基础性和推动性的阐述。中国银行业改革重点将转至“构建反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上来。为此,中国银监会在2010年9月份下发了“新四大监管工具实施要求简表(讨论稿)”,并于2010年10月份在全国78家银行进行定量测算,以验证讨论稿要求。讨论稿所明确的四大监管工具之一的资本充足率是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而设定,包含有反周期资本缓冲要求。中国银行在满足这一监管要求方面并不存在困难,因为监管机构目前对于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要求已经是7%。 (作者为费埃哲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