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时尚和提问
本报评论员:阿怪

  阿怪
  如果给你一个向时尚人士提问的机会,你最想问他们什么?
  几个月前的中央美院学术报告厅,中国版VOGUE主编张宇对话美国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整个报告厅里坐满了人,有学生、慕名前来的设计师、记者,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一向严厉的安娜沿续了她一贯作风,对着一名正在发问的美院学生说:“下次你再向我提问时,请提前准备好”,一点也不惧怕表现出她的不耐烦。
  几个月后,同样的地点、主持人,嘉宾换成了意大利品牌Dolce&Gabbana两位创始人兼设计师DomenicoDolce和StefanoGabbana,在主持人和嘉宾一段长时间关于品牌历史的对话之后,提问环节再次成为事后全场人关注的焦点。
  最先拿到话筒的男孩,站起来直接用意大利语提问,但明显两位设计师似乎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全场笼罩在一片茫然当中,因为除了三个讲意大利语的人,设计师和提问者,没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以至于VOGUE主编张宇在他们交流结束后,打趣地说,希望接下来的提问者能问一些她用英文可以听懂的问题。
  不过紧接着的问题更是让人不断吃惊,除了问一些设计灵感这样的常规问题,还有年轻学生站起来用不流利的英语询问关于H&M和ZARA这样的高街品牌对Dolce&Gabbana有何挑战的问题。天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想的,这完全没有做功课嘛。
  本报曾经用很大篇幅探讨过“精英提问”的话题,但那发生在与政客的对话当中。不过有趣的是,当对话的主体从政客转移到时尚权贵时,我们学生精英的提问能力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问题要么大而空,要么就像H&M那个问题一样,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更严肃地说,不专业。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在拥有天马行空想法的艺术人群中,问题还是如此地局限?难道他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少就某个问题进行公开讨论?
  年轻的学生们似乎没人关心Dolce&Gabbana要关闭副线D&G的商业问题,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见到了设计师本身,以及他们在15分钟之内把一名学生设计草图变成成衣的功力,没有一个好问题,没有一点讨论,整个活动过程到最后模特把成衣穿在身上,颇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圣。
  某次和两个国内设计师聊到这个话题,他们已经对要面对的“灵感”、“缪斯”这样虚无的问题感到习以为常,这样的发问不仅来自于学生,也常常来自媒体。他们已经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答复去应付这些问题,但是如果真的要聊,他们宁愿聊一聊设计之外的生活,谈谈衣服好不好卖、甚至谈谈他们的私人生活。总之,不要以为时装设计师就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奇人,那是企业形象,他们在乎作品,但也在乎自身,要想了解他们个人,问题,可能越接地气儿越好。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时尚和提问
  本文所版面
【第 55 版: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