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等我们都死掉
本报评论员:庄雅婷
  庄雅婷
  有时我在想,你是为了自己的长辈而自豪,还是希望你的后代以你为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承故事,而是生活中那些细枝末节堆积出来的人生态度。
  素质、修养、教养这样的词大家最近用得颇为频繁,但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需要不需要列出一个有教养要做到的一百条?嗯,小时候都因为吃饭的时候吧唧嘴、拿筷子翻菜被打过手吧?有没有因为乱丢垃圾被家长责令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诸如此类,很多很多,这些应该是有家教的一部分,并不是只有学钢琴芭蕾才算高级。我想也没人会承认自己生活得很野生,承认自己没礼貌不文明,但……为什么我们看见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呢。
  尤其是,我想聊一聊我们的长辈们。对这个话题我充满了矛盾和纠结,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我可以看到更多的矛盾。比如说,因为你吃饭的时候把筷子插在饭碗里揍你一顿的父母,在外面也很有可能随地吐痰,那么我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他们了。父母们的身上,有时也有些陋习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我们当然可以痛心疾首地说社会文明还需长期努力,公民素质亟待提高,但为亲者讳、为长者讳,总不忍心过多指责他们。更尤其是——上一代人经历了太残酷的生活了,物质的极端匮乏、精神和文化的破了又立立了又破,想必他们的世界里原先葳蕤也被放火烧荒到不剩什么了,要有多大节操才能保持依然温暖和丰富呢。这么说起来,好像又是社会的错了。
  生活在嘈杂环境中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大嗓门有多么招人厌;出门动辄站在路中间、电梯中间、大厅门口中间的人,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知道自己挡住了别人的路。也许没有这个意识?随地吐痰的人,我不相信他在自家客厅里也是如此;还有那些带着孩子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拉屎撒尿然后还要说“小孩子憋不住的呀”,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没教养的行为吗?至于那些在地铁里吃韭菜馅饼和煎饼、大声谈笑兼追跑打闹的,大家恐怕都习以为常觉得这都不算事了吧。当我们的亲人长辈如此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有一个朋友带妈妈去吃自助,妈妈听说了价钱之后,执意藏了几条蟹钳带回家说这样才不亏;我另一个朋友的爸爸,就喜欢在公寓的走廊里堆积旧报纸和纸箱子等垃圾,弄得自己哮喘发作、邻居怨声载道也执迷不悔;我有一个亲戚最喜欢“抢”——抢一切,等车的时候他要挤在最前面,路过超市看见排队也要去加个塞儿,只要看见前面有一堆人走路他也一定要抢几步赶到前面去看看有什么热闹……如果话题再扯远点,假如你出国旅行,看见我们的一堆同胞走到哪儿都大声喧哗,或者以丢盔卸甲般的方式蹲在路边休息,会不会觉得羞愧呢。
  就只能说,这都是社会的错了吧。你的现在是由你的经历决定的。父辈们行来不易,身上有沉淀下来的不堪,而我们,尚无勇气直指他们,也没法在他们一把年纪的时候提议加强修养。那么,也许只能让自己的后代以自己为傲了吧。也许要等我们这一代都死掉,才能断掉那些不美好的根吧。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等我们都死掉
  本文所版面
【第 58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