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李思训
本报评论员:半窗灵鼠斋
  半窗灵鼠斋
  李思训那会儿,文人画这种怪物,还在吴道子的心里酝酿呢。表面上,所有大小画家都规规矩矩,都是匠人。不过李思训本人,还包括他儿子昭道,那就不是一般的匠人了,大匠,后来想靠画画卖钱的,包括笔者,都要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
  画画这种东西,在唐朝那会儿,本来不管你是将军也好,宰相也好,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匠,要遵守的也是工匠的那套规矩;后来到了宋元,东坡鲁直倪云林一闹,于是不再是普通的工匠了,变成一个文艺的工匠,要讲韵味讲气息讲笔墨,三讲;到了明清两朝,文艺也不够,三讲也欠缺,于是这个工匠只好走二逼之路,徐渭啊八大啊扬州八怪啊齐白石啊,各种神经病,朱新建我老师他老人家,在这条二逼之路上,目前看来,是走得最远的一个,活生生把昆曲唱成了二人转。
  那么在二逼和文艺之前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可以清楚地发现,全是标准工匠程序,跟今天水电工啊泥瓦匠啊其实一模一样,只是里面会突然出现两三个手艺好的不正常的家伙,那就叫大师。
  绘画还在草创时期,就好比男孩子刚发育长个儿那会儿,比什么?比眼力。谁画得细谁称王,中西方都一样。文艺复兴早期,在意大利,有一位画家去砸另一位的场子,敲门,二话不说,给佣人递张纸,上面画根线,细如毫发。在家那位看看,也不说话,取支笔画根线,把对手那根线一劈为二。砸场子的扭头就走,认栽。
  李思训那个画,叫工笔大青绿金碧山水,金碧什么意思?就是都画完了以后,取纯金加了胶做成颜料,把勾勒的细线再复勾一次,等于一劈为二的炫技。画面于是金碧辉煌,杜甫不是说了:十日画一水。诸君可以想象这么画画,跟日本人做漆器差不多慢,费工费时,于是,钱就赚来了,和今天画家随便弄弄就一堆银子相比,那时候画画的,真还不如小姐。
  摄影技术出现以前的绘画,负担的使命太多了,好比今天电影新闻电视报纸杂志照片网络,一网打尽,所有的视觉功能都要靠绘画一件事情搞定。所以画画的,如果社会地位高一些,就会产生出类似李思训《明皇幸蜀图》这样的纪实类杰作。
  李思训要是在今天,地位高的一定不愿意去画画。他是将军,曾祖父和开国的皇上是亲兄弟,标准官二代。学过几天写字的都知道李北海有个碑就叫《李思训碑》,历来评价很高,说它有龙象之姿,开张极了,开卷浓厚的盛唐派头扑面而来。这个碑一看碑额就明白,是为李思训本尊写的。能混到请李北海写碑,肯定不是一般角色,不是有钱就得有地位,这两样,李思训作为一个皇室宗亲,是兼而得之。《明皇幸蜀图》,现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完美的新闻照片来看,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普利策。安史之乱以后,唐明皇做掉杨妃,自己躲在四川的深山里,心情低落可想而知。《明皇幸蜀图》画面右下角那个穿红衣服的,就是玄宗李隆基,连他的马都是战战兢兢,看见那么样一个小水塘子,都不敢迈过去。这种艺术上的再现和加工,要一直到徽宗时代,再重新捡起来,细致,大气,周到,简直是在用画笔体恤着这位落魄的皇上。白居易那个什么长恨歌,跟《明皇幸蜀图》一比,小case,视觉的力量,打动起人来,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李思训的画因为年代久远,今天可靠的流传下来的,只有宋摹本,但是摹本因为皇家画院的严格质检,堪称下真迹一等,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了。后来我国文人画兴盛,李将军这一路,很少有人再涉猎,那么要看比较新鲜的真迹,怎么办呢,没事礼失求诸野,日本有很多的屏风画,很好地保留了这些金碧山水的特色,尤其是一个叫狩野永德的,就很出彩,倒是这一派的正脉呢。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思训
  本文所版面
【第 58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