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沈建缘:《中概股包装者“蒸发”》 刊于07月16日头版 国内上市不可能外包,老板必须亲力亲为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通常跟企业家讲的第一个理念就是,上市不是房屋装修,请个工程队付钱就撒手不管,只等验收了。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东证沈伟 其实,2004-2005年,行业中很多人就预见了这类公司的下场!建议,有兴趣的话,过几年后再回顾一下当今主流天使们的最终结果,是否会有许多人有相似之处? ——新浪微博网友 周春浩 李保华:《“贫穷”的董事长》 刊于07月16日头版 新股发行巨额公关费用终于被揭露,这是中国经济最明显最腐败最核心的问题,揭开它,经济和股市就会见底,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亿万人民群众期盼中。 ——网易山东省临沂市网友 要看这些上市公司的上市目的,如果是为了圈钱和套现,那么董事长心甘情愿的出血也是预见到上市之后能够实现套现的快感,那么这种付出一点也不冤,真正冤的是那些不明真相的投资其股票的股民;如果是为了企业发展、基业长青,那么这种企业应属相对优质,个人层面的理解优质企业可以少花、不花这种冤枉钱。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周蜀周正直 各色人等行成的IPO潜规则让企业家不堪重负,陷阱环生,为达私利引诱、帮助企业家作假取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这些企业上市后急于圈钱,盲目抬高发行价,不图发展,坑坏的是企业本身和广大股民。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胡蓉萍:《央行动议最优贷款利率机制》 刊于07月16日头版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这个所谓市场化的利率还是由四大行说了算,那只能是新瓶装旧酒,由垄断到寡头垄断,或许就是中国式的渐进改革吧。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货币市场利率能传导到信贷市场吗?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多头管制,金融垄断,供给需求扭曲,不要生搬硬套欧美的价格形成机制。欧美央行调节的利率是央行再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性存贷利率调整目标针对企业(个人)投融资。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Q-shaped 降蕴彰:《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路径渐明 退休待遇水平不降》 刊于07月16日03版 管理国家需要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待遇;也无可厚非;制定政策的人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不让自己吃亏也可能理解;问题是拿了这么好的待遇,希望能多为百姓做点实事。 ——腾讯宁波市网友 若水 为自己谋福利就应该狠一点,底线就是要确保不降低。中国的社会阶层演变已显现定格为怪异的官民社会结构,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官僚属性从未弱化,特殊利益集团的权势基础也从未有过松动。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李民 胡蓉萍:《流动性缓解 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刊于07月16日05版 中国现在走的路与1990年代初毫无二致。用发行货币来解决所有债务问题和发展困境。结果就是民众财富只能眼睁睁被快速稀释,除了兑换成美元之外毫无办法。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地产 新一轮物价上涨估计又要来了。保增长保就业,只能让物价上涨。现在CPI的下降为新一轮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希望在收入调节方面能做的更好吧。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那些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