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新闻战不能丧失原则
本报评论员:韩巍
韩巍 二十年前,中国新闻有两大的主题:一个是何时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另一个是中国何时能主办奥运会。1993年中国申奥失败,1995年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漫长等待,两个目标先后在2001年实现。十年时间过去,中国举办了被奥委会主席罗格称为“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是世贸入了,奥运办了,中国却好像没有目标了。四年前那51块金牌已让我们成为金牌榜第一的国家,中国参加奥运会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对媒体而言,则是我们应该怎样报道奥运? 每一届的奥运会都将吸引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目光,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奥运火炬点燃的那一瞬间,更是通过奥运开幕式的演出领悟奥运会主办国呈现出的本国文化。在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提前爆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四年前韩国SBS电视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将彩排内容在自家电视台播出,引发国人骂声一片。可四年后,中国某网络门户也放出了自家录制的奥运会开幕式彩排视频,却有不少人争论说这样做的合理性。尽管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但是奥运会上抢跑是违规的,这么明显的道理本无需一再重复,却在媒体抢夺公众眼球的战斗中成为率先突破的底线。 奥运会新闻到底要报什么?我们先看看奥运会规模,参加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共计621人,其中运动员396人,那我们有多少记者?来自中国的非注册记者就达到了600人之多,再想想注册到一线采访的记者,一句话: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人。 我们缺的是专业的体育报道以及通过奥运会传递出奥运精神的优质内容。对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首先拼的是扎实的新闻准备,拼的是比赛地点采访人员与支援团队之间的完善配合,拼的是前后方新闻协调能力。记者作为一个职业,职业专业性要求记者不能提出“夺冠后心情如何?”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问题,如果跋涉千里翻来覆去却只有一句“心情如何”,那么与其说记者在采访,不如说记者是做公费旅游,是对工作的失职。 如果说这样的报道突出的是“专业”二字的话,那么传递奥运精神则应该是超越金牌导向报道的更高要求。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这样写道:“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以此为原则,更多的新闻从业者要将目光移向金牌之外的故事。想想看中国体育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往大了说需要反思现行的举国体制是否能确保每个国人都拥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往小了说,体育记者也要将目光投向竞技场之外的运动员。当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是如何与伦敦这座城市接触,他们去了哪里,他们也会被亲朋好友所托购买奶粉回国吗?这并不是如狗仔般追踪运动员生活,而是为公众呈现运动员的普通生活,所有这些报道都是为激发普通公众从事体育运动的欲望,让人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而不是以金牌为风向标去追星,因为那样的运动是明星式的,与公众无关的。 希望等到本届奥运会闭幕时,我们开始回忆本届奥运会报道时,不会发现这么一场奥运报道的硝烟过后,新闻故事依旧一片狼藉,一无改观。 (作者为传媒观察网站“新闻别动队”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