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范:流行风向标
本报评论员:Jules Quartly/文
Jules Quartly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开始追英伦风了,总统夫人坚持让老公穿贝克汉姆设计的内裤——贝克汉姆在华盛顿与奥巴马会面时,见面礼是一箱平角内裤,一共50条。 前“辣妹”维多利亚也建立了牛仔品牌“dVb Style”,跟上妻子的脚步,贝克汉姆以设计师和模特的双重身份亮相时尚圈。 目前来看,这对“神奇侠侣”是英伦时尚最受瞩目的焦点。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也手举英伦大旗走向国际化,而博柏利(Burberry)、积家(Jaeger)和Top Shop这样的品牌已经价值数十亿。 “我们已经得到了一切。”英国零售服装公司特德·贝克(Ted Baker)的执行董事长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跟我说,“英国服装业继承了吉凡克斯(Gieves & Hawkes)等高级手工定制西装的传统。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好时代。” 一年两次的伦敦时装周是世界四大时装周之一。2011年,共有65场时装秀和170多个公司在伦敦时装周上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根据英国时尚协会最新的《时装报告》,时尚产业预计会为英国带来328亿美元的产值,提供81.6万个就业机会。 英伦时尚并非生来如此。30年前,英国甚至还没有国际时装周。 在1960年代之前,时尚可不是英国的关键词。在上世纪60年代,披头士改变了一切,他们引发了一场影响至今的革命。 “披头士和他之后的乐队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极大影响。”米勒认为,“音乐的影响力蔓延到时尚方面,并逐渐成为大城市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披头士早期的着装风格以爱德华七世的无领套装和摩登派头为主,随后,他们的打扮加入了大量丝绒和花色元素,转向了花俏风流地波希米亚风格,再后来,他们穿起了牛仔裤和T恤套装。 这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流行时尚,在70年代随着性手枪乐队和朋克的兴起而风靡一时,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得益于此,她从复古服装中寻找灵感,逐渐成为英伦范的典范。 “上世纪70年代,我发现了一些50年代留下来的完好的旧款式衣服,我开始试着在这些旧衣服中寻找灵感。”韦斯特伍德说。 创新持续了整个80年代。第一届伦敦时装周在1984年举办,伦敦到处都是燕尾服、新浪漫主义(new roman-tic)和舞曲。而在刚刚过去的20年里,无论在理念或是资金上,英国又进一步巩固了在时尚业的领导者地位。“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尝试并不是件难事。我们混搭出N种可能,在这些过时的服装上动点心思就可以让他们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韦斯特伍德补充,“你可以将相同的衬衫或裙子卖给亚洲人或40岁的英格兰人,他们会穿出不同风格来。”“我们愿意打破常规。”伦敦时装学院中媒介与传播院院长宝莲·弗兰克尔(Pauline Franckel)觉得,灵活的设计使英国时尚从业者更加开放、可信、不保守,这正是他们区别于纽约、巴黎和米兰的因素,“我们很讲究风格,虽然其一直被低估。有人认为风格比时尚肤浅,但是实际上,时尚和风格是共通且融合的。”“工人阶级、街头文化和亚文化与音乐和青春的力量联系在一起,时尚是我们区别彼此的方式之一。”弗兰克尔说。 在她看来,在60年代,来自萨维尔街(Savile Row,世界上最顶级的定制服装手工缝制地)的裁缝,比如汤米·纳特(Tommy Nutter)为披头士、滚石和其他许多明星制作服装时,不仅重视创新,也强调质量上乘。 时尚业正在跟随全球化的脚步获利,互联网也在这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弗兰克尔说,几乎所有的高街品牌都放眼全球,这在伦敦时装学院的课程上就有所体现。 伦敦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2012年,全球城市指数中伦敦仅次于纽约——它像一个天然的磁场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这让它占尽地利,一步一步地扩大影响力。 新崛起的苏格兰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凯恩(Christopher Kane),2006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他曾经为凯莉·米洛(Kylie Minogue)的音乐录影带设计服装,被赞誉为“极具远见的设计师”。 同时,萨拉·伯顿(Sarah Burton)也不容小觑,她在亚历山大·麦昆担任创意总监,并因担任凯特王妃的婚纱设计师而名噪天下,还赢得了英国时尚大奖的“年度设计师”。 在英国,由克里斯托弗雷·布恩(Christopher Raeburn)发起的伦理设计为代表的新时尚正在产生,这个前裁缝已经开始创立自己的标签,他设计的诸如可拆卸大衣将“重塑英格兰在道德上的智慧和自豪”。 从贝克汉姆到亚历山大·曼昆,再到菲利普·崔西(Philip Treacy),英伦范势头强劲。 “英国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英国引领时尚,而世界正在跟随。”特德·贝克品牌的米勒说道。 (Jules Quartly:英国人,国际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曾为探索频道的创作剧本。现任《中国日报》专家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