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入高负债型衰退了吗?
本报评论员:范俊林
范俊林 近期,看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不断增多,其中一种说法是中国将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即类似日本近20多年的长期经济停滞。这主要基于如下事实:我国企业和政府部门负债率持续攀升,如一季度上市非金融企业负债率59.2%,较2007年上升7个百分点;政府部门负债占GDP比重已超过60%等等。虽然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众多挑战,但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判断尚需谨慎。 首先,中国经济高负债长期存在,并未影响经济增长。宏观上衡量杠杆率的指标主要有两种:部门(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或者M2/GDP比例。以M2/GDP衡量,早在2000年,我国就是最高杠杆的国家之一,为146%,超过菲律宾、印尼、印度等经济发达水平类似国家两倍多,也超过多数发达国家,与中国最接近的日本为126%。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私人部门债务(居民和私人企业)占GDP比重为112.3%,远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高债务并未影响中国经济增长,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现代货币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债务经济,我国经济高负债特点,更多来自居民高储蓄率、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影响。这种论断显然夸大了风险,忽视了基本面因素。 其次,财政仍有很大回旋余地。较轻的政府债务,可以在关键时刻以有形之手替代私人部门债务,避免经济持续去杠杆收缩,这在发达国家普遍被采用。因此,判断经济是否会陷入资产负债表式衰退,政策财政状况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不可否认,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债务快速膨胀,包括国债、政策性银行债、铁道部负债、或有不良金融资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2010年总负债规模是28万亿,相当于当年GDP的67%,已超60%安全区间。然而,除了负债,政府同时拥有资产且规模相当大,如当年财政存款就有2.5万亿元。还有,2010年末仅国资委管辖下的央企净资产就有7.1万亿元(2011年扩大至10.7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企业也拥有现金流。如扣除这些因素,我国政府净债务占GDP比重在40%以下,不但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也低于亚洲新兴经济体平均57.9%的水平。因此,财政仍有很大回旋余地,能够避免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再次,中国资产价格的支撑因素仍在。日本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如日本六大城市商业地产价格比顶峰下跌近90%。社会拥有的资产主要体现为两类,即股票和房地产,2010年末,沪深股市流通市值19.3万亿元,而同期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销售均价计算的房地产总市值则高达117.4万亿元。由此看来,房价走势与是否会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关系很大。房地产价格主要受人口周期影响,会有一代人约20年周期。2005年开始的中国新一轮房地产价格上涨,既和人民币升值引发资产价值重估有关,更与人口结构变化有关,新千年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提高了储蓄率,加大了资产投资需求。1985~1991年是我国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目前该阶段出生人口逐渐进入婚育年龄,住房需求支撑因素仍在。近期,不少城市房屋销售增长,“刚需”支撑不可或缺。因此,短期内我国因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拖累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中国企业负债率上升更多与外汇占款流入减少有关。外汇占款对应经济体的股本或者权益,而贷款对应负债,当外汇占款增速降至4%,而信贷投放仍保持在16%的速度增长,经济整体负债率难免上升。如果以此断定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目前还缺乏充足证据。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高级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