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央企转舵:不支持拼规模
本报评论员:康怡
  康怡
  7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继续放缓,而利润降幅则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考虑到目前国有企业多布局在产业链中上游,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去库存周期势必会被拉长,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企业盈利也将会落后于经济增速企稳。
  而悲观一点的人此时更加担心的是,对于通过上一轮规模扩张迅速变大的央企而言,它的扩张速度与其管理能力的提升已严重不匹配,经济周期一向下,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
  鉴于此,国资系统包括管理提升、严控投资方向、加强内部资源整合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攻坚战已开始打响,不过上述举措能否帮助国企挺过这个“寒冬”还是个未知数。
  利润堪忧
  今年前6个月,在股份制和集体类工业企业还在艰难维持利润正增长的同时,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已经开始连续数月大幅下降。
  进入7月,情况依然没有好转。8月15日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继续放缓,而实现利润降幅则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具体数据显示,营业总收入方面,今年前7个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同比增长10.4%,7月比6月环比下降9%。实现利润方面,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2000亿元,同比下降13.2%,7月比6月环比下降11.6%。
  上述“国有企业”是指中央企业和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央企业包括中央部门所属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117户中央管理企业,以上均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对于此轮国企业绩的下滑,业内人士认为总需求疲弱只是原因之一,来自成本的压力更大。其实这种趋势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部分国企开始面临一方面是应收账款剧增,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造成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
  用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的话来说:“经济高涨时期,成本问题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在经济紧缩时期,成本问题是关乎企业生死的问题。”
  恒泰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刘明亮也表示,国有企业投资的“利润约束”明显弱于私营部门。因此,企业投资的增加往往仅带动了进一步产能扩张,而利润却仍保持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地方国有企业的利润降幅远远大于中央企业。数据显示,7月份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7%,但是7月比6月环比增长8.9%。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3%,7月比6月环比下降42.3%。
  上海天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此解释说,因为此次财政部公布的中央企业数据不仅仅包括国资委监管的工业企业利润,还包括烟草集团等垄断型企业,7月份这类型企业增幅较大,因此对整体利润影响较大。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也表示,考虑到经济下滑的传导链条,从海外市场的恶化逐步传导到产业链的中上游需要一个过程,而目前地方国有企业更多地在产业链的中上游布局。因此,考虑传导的周期性,目前的经济现状对地方国有企业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以地方国企体量较大的山东省为例,截至7月份,除了山东黄金以外,没有一家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煤炭企业、中国重汽、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利润的下降幅度也是触目惊心,钢铁企业就更不用说。
  财政部也表示,前7个月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化工行业、有色行业、交通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等。
  企业方面传来的声音还要悲观得多。山东钢铁董事长邹仲琛近日在下面的钢铁企业调研时,就告诫下面的企业说:“我们从现在开始,打消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呢?我们在脑子中总是在期望下个月或下一季度可能市场要转好一点。现在来看,没有这个可能。”
  即便是乐观的预计宏观经济或将在三季度企稳回升,考虑到目前在众多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去库存周期势必会被拉长,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企业盈利也将会落后于经济增速企稳。
转型
  利润的下降还只是表象之一,国资系统人士目前更加担心的是“虚胖”的国有企业在此次经济下行周期还能撑多久。“央企此前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升期并不明显,但是经济周期一向下,压力就来了。”祝波善表示。
  “以前央企提的口号是‘做强做大’,但是过去几年,央企在发展中偏重于做‘大’而不是做强,现在经济下滑,‘大’就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此前一些央企为了拼规模,盲目扩张,产生一些过剩,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种过剩就显得更加明显了,需要及时调整。”王志钢表示。
  国资委主任王勇也曾经指出,虽然一批中央企业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不仅在规模、装备、技术等硬实力方面存在差距,在管理、品牌、人才等软实力方面差距更大。而眼下的下行经济周期,更是将这种差距放大。
  “现在企业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进’更难,过去‘进’是靠扩大规模,现在‘进’要的是真水平。”邹仲琛表示。
  据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除了国内市场内需不足造成的影响外,央企近一两年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开始遇到各种体制性障碍,现在央企‘走出去’面临着和遭遇到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和更严峻的挑战及风险。本来还希望海外市场能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现在看来也不现实。”
  为此,上述国资委人士表示,相对于过去以“做大”、以“行业前三名”为目的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内涵式的发展模式正成为目前央企的发展主线。
  具体而言,一方面是通过管理提升活动来夯实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正是企业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利时机,既对企业解决矛盾和问题形成倒逼压力,又为企业强化管理创造相对好的环境,进行管理变革的阻力和成本也相对降低,变革的效果可能更好。”王勇如此解释选择此时进行这场攻坚战的原因。
  不过祝波善提出,在开展基础管理活动的同时,国资委是否也应该在考核方向上做一些调整,目前央企业绩考核依然是将利润率、保值增值率作为一个主要的导向。
  此外,严控企业的投资方向和力度也成为国资委近段时间关注的方向之一。据王志钢透露,目前国资委对央企的投资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扩大规模为主的投资不支持,不鼓励;此外对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投资要给予重点支持。
  除此之外,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成为央企此轮转型的重中之重。“以前的央企在做到‘行业前三’的指挥棒下,大口地吃,但是并没有消化好,同一个集团公司下面兄弟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很普遍。”祝波善表示。
  为此在刚刚结束的国资委年中工作会议上,王勇在布置下半年央企的工作重点时,也特别指出,下半年央企需要加强整合资源的力度,提高协同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政府在对央企一些特殊政策在特殊的经济时期也应格外慎重。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专家也表示,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利润下滑时,政府不能因为企业利润不好就放宽补贴的范围和要求,这样对企业长期发展极为不利,而且会形成依赖心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央企转舵:不支持拼规模
  本文所版面
【第 04 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