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李云迪演奏贝多芬:路依旧漫漫
本报评论员:徐尧

  徐尧
  李云迪的新唱片从9月起在香港上市,笔者有幸提前拿到,但欣赏之后,不免对这位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钢琴家产生了更多的担心。李云迪这次选择的曲目是贝多芬的三首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与《热情》,是几乎每名钢琴家在事业中不得不去迈过的一道坎。作为从EMI唱片公司转投老东家DG的第一张唱片,DG不惜请到了当今身价最昂贵的制作人克里斯多夫·阿尔德负责录制,果然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录音效果——但除此之外,整张唱片就乏善可陈了。
  笔者的失望是从《悲怆》的第一声和弦开始的。这段引子是人最深沉的叹息,为整部作品奠定基调。李云迪的演奏从一开始就没有沉下心来,显得轻浮而随意。随后开始的呈示部和发展部,独奏家一上来就为乐曲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以期达到全曲一气呵成的效果,但是却忽视了结构上的层次变化,而结构的美感正是德奥音乐最迷人之处;第二乐章的演奏同样过于潦草,触键单一,音色缺少变化;第三乐章则明显过快过猛,洪水般的音符背后,技术上的力不从心之处也伴随着凸显出来,左手的旋律线全都变成了隆隆的低音。
  更让笔者难以理解的是,李云迪对随后两首奏鸣曲的处理都如出一辙。《月光》整体上展现了李云迪独特的诗人气质,第一乐章的演奏非常美妙,但是第二乐章的小快板与前后的反差过大,第三乐章则犯了与《悲怆》同样的毛病;在《热情》中,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过于轻浮的诠释方式也使得这部悲剧性极强的作品显得缺乏趣味。相对于之前的两首早期作品来说,《热情》的分量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对其演绎的失败也直接降低了整张专辑的格调。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与李云迪往常最为擅长的肖邦作品有极大不同。相对于肖邦的内敛与情绪变化繁复,贝多芬的英雄气质与悲剧情结更加独一无二,使得其作品只能成为一小部分钢琴家的专利。也许正因为此,李云迪的演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也正因为此,整张唱片听起来都较为乏味。
  从去年开始,李云迪首次尝试演奏贝多芬作品,他与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及广州交响乐团分别合作了第一号协奏曲,随后就开始了对这几首奏鸣曲的研究。但不论是去年的协奏曲现场,还是最新的奏鸣曲唱片,笔者都深深地感觉到,尽管李云迪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肖邦专家,但他对于贝多芬的理解尚不能与同辈钢琴家中的佼佼者,如陈萨、张昊辰等相提并论,而与他同届参加肖邦钢琴大赛的英格丽·福丽特更是早就以“贝多芬专家”的名号著称于世。尽管李云迪自己经常在各种媒体采访以及微博上表达对贝多芬的热爱,但他明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云迪演奏贝多芬:路依旧漫漫
  本文所版面
【第 60 版:闲谈】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