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变革中国》成书小札
本报评论员:王宁
  王宁
  这本书的起源要追溯到2008年7月科斯在芝加哥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研讨会。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业内的专家学者及商政界代表。茅于轼、周其仁、张维迎、许成钢、赵鼎新、杨大利、黄亚生、盛洪、史晋川、史正富、马津龙、朱锡庆、向松祚和萧耿等都参加了芝加哥会议。陈若英、李君慧、周燕、廖志敏、杨宏星、张翔等青年学俊也在会议上大放光彩。张五常通过视频为会议献上开篇之作。张军和姚洋没能赴会,也专门为会议撰写了论文。国外学者则包括四位诺奖得主,除科斯本人外,还有诺斯、福格尔和蒙代尔。
  会议前,我们没有任何写书的计划。会议后,曾经在1981年发表过张五常“Will China Go Capital-ist?”之作的伦敦经济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 Affairs,简称IEA)邀请科斯为IEA写一篇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续文章。这样便开始了我和科斯的合作,同时,也定了我们的书名,“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1998年,我开始给科斯做助手,当时我还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到2008年我们开始合作写书时,我耳濡目染,浸润于科斯经济学已经春秋十载,自信对老先生理论和思路的把握比较到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合作默契。通常,第一稿主要由我撰写。每写完一章,就把打印稿快寄给科斯。老先生不用电脑,在打印稿上逐行逐段作详细的点评、修正和补充,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老先生不用电邮,我们平常靠电话联系。每周多次通话,电话讨论经常持续多个小时。我每月飞赴芝加哥一次,拜访科斯,一起讨论书稿。在讨论中,我首先回答老先生所有的疑问,然后就他的修改意见展开深入讨论。这个合作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对老先生的学问(尤其是他的思路)的理解和把握,更重要的是,这些讨论时常催生很多新的想法,包括对已有材料新的解释,以及找寻新材料的线索。在整个过程中,从没有大师和后学的区分,只有惟实求真的两位学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是老先生和我通力合作的结晶。
  2008年夏季,我们开始写这本书,第一稿于2010年夏完成,其后经过多次修改,尤其第六章,前后易稿达五六次之多。几经寒暑,最终在2012年初定稿。英文原版于2012年4月在英国面世。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变革中国》成书小札
  本文所版面
【第 50 版:观察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