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十字路口的抉择
本报评论员:万琦
  万琦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国历史处在了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1月31日晚,由本刊主办,汉唐阳光协办的“十字路口的抉择”在字里行间书店德胜门店如期举行,《十字路口的抉择》作者沈志华携同《炎黄春秋》副总编辑徐庆全,一同讲述了对这一时段的国际、国内历史,并解析在这个十字路口做出最后抉择的原因。
沈志华 (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十字路口的抉择》作者):
  苏联提出批判斯大林,提出批判个人崇拜,搞民主化,搞经济扩大地方权利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中共八大也都提出来,所以中共那会也意识到这个制度问题。甚至提出两个“万岁”,意思就是长期共存。毛泽东还甚至说过这个话,多党制也可以考虑。
  苏联这个解体不是1989年到1991年的事情,甚至不是1985年到1991的事,因为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上台那天开始苏联就走向灭亡,错,不是的。问题还在前头,关键是什么?我们知道是这个制度垮台了,是这个制度有问题,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个制度很好,怎么会垮台?垮台就是因为不行,有问题。
  波匈事件后,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对,是,现在执政党处理的,就是执政党和人们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不是十八大提的,是八大就提的,结果过了十个代表大会还没解决。
  勃列日涅夫统治十年以后,苏联制度终于僵化了,再也不动了,板块、凝结化了。原来的专制从个人专制变成了官僚集体的专制,这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个人专制不好,但它的优势在于,它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可官僚集体的这种专制,无解,没办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促进了制度的腐败,苏联的问题就是这么来的,最后这个问题无解,只有大家集体垮台。
徐庆全(《炎黄春秋》副总编辑):
  做学问其实是有三种方式的,第三种就是在别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材料,沈志华看得是公布出来的,习以为常的档案、材料,但是得出的结论和做出的学问也不亚于搞档案的人做的学问,有这样一种人存在,比方说高华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里面基本上是看到了都是习以为常的材料。
  这本书的标题起得非常好,有三个含义:第一个是1956年到1957年,中国处在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第二个,当时的国际背景——东欧和苏联,也处在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第三,读者读这本书时会发现,中共党内从1955年一直到1957年,也处在一个分歧状态,当时中央高层领导分为两派,两种观点在那时也是出于选择的状态。比如1957年1月,毛泽东提出整风运动,周恩来是到当年的4月24日,才劝党整风的,一开始他就和毛的观点不一样。刘少奇说的是要学习,“整风就是学习”,其实是把整风的含义降低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十字路口的抉择
  本文所版面
【第 50 版:观察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