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赴港上市“从头越”
本报评论员:李缘
李缘 至11月16日,A股市场便迎来整整一年的IPO空白期。根据证监会资料,长达十个月的IPO财务核查中有268家企业终止审查,上市计划胎死腹中。截至10月底,排队待审的企业仍有752家。 内地市场仍处冰封期时,香港市场的集资活动紧锣密鼓。11月头两周,香港交易所便先后迎来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挂牌上市,而据各大承销商透露的口风,广发银行、上海银行都在积极推进赴港集资。别忘了,还有香港IPO“常客”光大银行,光大已是连续第三年、第三次在港招股,但前两次均因为市况波动夭折。此外,还有“非典型金融机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信达资产也将启动路演,集资最多30亿美元(约183亿元人民币),若顺利成事,将荣膺年内港交所最大额IPO。 银行扎堆在年底来港IPO,且更讲究“能上、快上”而非好的价格(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都以招股下限定价),这背后的压力不言而喻:临近年底或会再上演一次“钱荒”,加上“巴塞尔Ⅲ”实施在即,银行需要快速补足资本,以迎接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乍看之下,包括多家城商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赴港上市是“曲线救国”,充满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意味。但其实,赴港上市短期内可快速筹集资本金,长期又可帮助金融机构完善管治结构,可谓“一石二鸟”。 首先,香港市场仍愿意接受内地金融机构上市,且内地城商行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仍是“新鲜面孔”,无论是发达或发展中的资本市场,“爱新鲜”特质或多或少都存在,特别是需要“讲故事”的IPO市场。重庆银行的承销团便将其定位为香港第一只城商行股票,以此为卖点在路演中大篇幅介绍城商行的发展前景。 翻查年内的银行股分析报告,大多数分析员采取的估值方法是股息贴现、市帐率这类“后增长模型”,这其中暗含的意味是:市场已不再期望银行的盈利能像以前那样有30%甚至50%的显著增长,只会在现有的帐面值基础上略有沉浮。 资本市场追求增长,给予高增长的股票以高估值。反过来说,当增长回顺至平静时,估值只能大打折扣。在香港上市的9只内地银行股中,工行和招行获得最高估值(2013年预测市帐率1.13倍),交行和中信银行(2013年预测市帐率分别为0.76和0.68倍)则垫底。徽商银行2012年底每股账面值2.51元,招股定价3.53港元,历史市帐率1.1倍,预测市帐率则相当于0.93倍,和重庆银行0.9倍的市帐率相近。 顺利上市、筹到资金不是终点,城商行在挂牌后对内需要更多地完善自身管治结构,对外则要和投资者理性沟通,特别是机构投资者。 近年在港IPO的股份,无论是金融股或科技股,大多把国际配售的比例提高至90%甚至95%,散户的认购只是“小点心”。如此次徽商银行国际配售部分便录得11倍的超额认购,重庆银行也获得了近9倍的超购,热度可见一斑。 把宝押在机构投资者身上,也并非两全其美,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大额的认购能让IPO较快足额,在市况平顺时能迅速成事;但另一方面机构比散户更理性,定价也更强硬,市况波动时也更快“翻脸抽票”(撤销认购申请),光大银行便屡次经历此痛。 此外,上市后如何与国际市场的分析员、投资者沟通,仍需要借鉴和学习,不可妄自尊大,摆出“土豪”的嘴脸。 这样说并不是杞人忧天。之前便有小型银行在港上市后,管理层得意忘形,给予机构分析师夸大和错误的期望指引,和最终的报表业绩相差甚远,引发抛售潮。据说有分析员发布卖出或减持的负面报告后,接到该银行管理层的长途电话,言语间充满威胁和不敬,令市场对该银行敬而远之,股价也一蹶不振。 不少管理层喜欢用这句诗对投资者表明心迹:“雄关万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总之,城商行赴港上市成功值得庆贺,但尝鲜之后仍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