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编读往来
  严凯 张向东:《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猜想》
刊于12月02日01版
  管网独立,才能向社会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各种油气管路和电信管网,都应该走这条路。现在各地方政府跟一些企业签订的输气管道建设和市场垄断协议,都是违背市场法则的。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花石頭
  单独成立一个国家管道公司或许更为合适,将来不仅管油气管网,还要涉及到一些城市基础性管网,总体规划、全局设计管理、监督全国管道,不至于现在这样先建后拆、边建边拆、错乱交织、多头懒政。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孔耀
郭海飞 杜涛:《土地增值税“战争”》
刊于12月02日01版
  在地产行业中,政府一直是商人的角色,拆迁收回个人的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盖房子卖给个人,然后70年一轮回。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金秋10月天
  土地不是私有却一样有土地增值税,让人觉得很奇怪。另外每年还得征收房屋税及地价税,这两税目前还没有全面征收。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中和老頭
杜涛:《物流企业税负“自白书”》
刊于12月02日05版
  所有的行业,最后的下游只有消费者嘛。但“人”是最下游还是最上游呢?按说生产成本高了,人们收入随之上涨,也算个循环,税负大点也没关系。问题是:此时此地,企业对商品有绝对的定价权,而个人对劳动基本没有什么定价权,结果就是企业把成本转移下来了,而个人被压扁了。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幽冥钟
  增值税税负高低取决于能不能取得足够多的进项税额,在服务性行业,设备原料都不是核心,主要的费用是工资,工资又不能扣除,如何降低税负?增值税改革只有降税率了。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希望之路
  增值税政策没有考虑以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的特性,也缺乏在纳税边缘企业的特性。对于以人力资源开支为主要成本的企业和缺乏进项税来源的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小小鱼儿
宋馥李 姜鑫:《包头棚改“政进商退”》
刊于12月02日头09版
  支持当地的做法,务实且公众接受,不能总是利益当头,民心工程应更多考虑公益。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风行汽车刘巍
胡中彬:《私募基金新规初成》
刊于12月02日头17版
  创投是市场多元化的催化剂,应该好好系统运用。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张栩哲
  以后投资渠道会更加安全合理。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温妮的困惑
赵娟 欧阳晓红:《“钱荒”还会再来吗?》
刊于12月02日19版
  为什么钱总是不够?那是因为中国每拉动1%GDP所需要的信贷额度越来越高了。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神曦
  就像治病,错过时机就左右为难。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斯恩
韩雨亭:《厦华电子“卖壳”窘境》
刊于12月02日25版
  产能过剩产品得不到升级,许多企业财务混乱,管理层没有危机意识跟不上时代趋势,才会导致企业走向末路。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牡丹
  这种一窝峰上马的企业还有很多,也将会有这样的结局。
  ——经济观察报微博网友 幽兰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编读往来
  本文所版面
【第 15 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