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良
陈东升的名字总是和他创造的那个词“92派”联系在一起。
在5月初的三联韬奋书店的图书馆里,陈东升对着台下许多甚至1992年才出生的年轻人讲述这个词的由来,这一刻他的国内第一家拍卖行创办人的身份凌驾于现在泰康人寿董事长之上,他谈到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氛围。“我们谨小慎微,谁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做这些头一回吃螃蟹的事,尤其我们还都是国家干部。但在当时,思维已经打开。创办嘉德之前,我去过一次白石桥的西苑宾馆,外墙和玻璃有点脏,很想办一家清洗高层建筑的公司。如果后来没有契机去办嘉德,我就开清洁公司去了,不管怎么样是肯定要做一件事的。当时大家都有一股力量和欲望,想做事,想用最大的能力去开创新的行业。所以,1992年之后,我们有了第一家快递公司、停车场管理公司、拍卖行、保险公司……”
采访过陈先生几次的记者都会熟悉他的回忆方式。我们能感知到那个时代和这些故事在他生命里刻下的印记有多深重,与陈东升一起来为他的新书《一槌定音》举办讲座的,还有现在中国嘉德的董事副总裁寇勤,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
他们在1993年都是文化部的公职人员,席间谈起那时候下海创业的共同特征:带着公家的身份,小心翼翼地探索合理的边界。“最早去请鉴定专家时,我们根本不敢提拍卖公司,只说是文化部的,文物局的,人家专家才敢接电话。”甘学军回忆起身份带来的方便,这也是陈东升一直强调的“可信任感”。
这本书是一次完整的梳理。以陈东升为何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一亿余元人民币兴建“万林艺术博物馆”开篇,引出对大学生活和上世纪80年代改革大潮的回忆,继而讲述其辞官下海引领“92派”下海创业潮流,创办中国第一家现代拍卖企业……书中用50个小章节的精彩故事讲述了陈东升个人创业时的艰辛与历炼,有收藏界的奇谈轶闻,有名家大师与珍奇异宝的故事,还有作者商海沉浮的感悟,以及对文化、艺术、商业、人生等方面的看法与思考。尤其是对当下喧嚣的拍卖行现状,作者保持了客观、清醒与审视的思虑。“再造中国的文化贵族”,是陈东升创办嘉德的原始冲动。他对这个行业有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这个行业“和所有产业都不一样,非常的奇妙,跨越空间、穿越时间,好像宋徽宗、文徵明、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不同时代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好像我们跟他们都很亲密,对他们都很了解,每天和他们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