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外交工作者,我曾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有一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次我正在我所访问的大学作演讲,在讲话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名学生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外交工作者觉得最自豪的是什么?我本能地冒出一句:“我最自豪的是中华文化。”
我之所以提出构建中华主流文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5000年来未曾中断的伟大文化传承。
一直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都是非常明确的。在2000年前的先秦时代,大批的中国思想家就曾经为当时的中国主流文化和国家进步,进行大规模的讨论。这场讨论最终演变成为百家争鸣的时代。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讨论后,作为封建时代的代表,儒家文化被最终确立,并慢慢建立起来。作为整个封建社会的基础,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正是因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都有着属于自己国家的、固定的主流文化,所以中国的社会才得以稳定发展。
但是,主流文化也是需要进步和革新的。所以,我们的革命来了。革命对当时的封建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如今回望,假如没有当初革命运动的洗礼,中国社会要走到今天这一步可能会更难。简单讲,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下,各个国家都在寻求和建立新的主流文化。孔子所讲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等封建观念,已经不能代表那时候先进的主流文化,也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了。
革命总是难免矫枉过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的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直到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以后,我们才又一次看见了外面的世界,看见了美好的世界。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中国慢慢形成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独特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现在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在这方面中国百姓跟世界其他国家是不同的,尤其是全世界多数的百姓是信教的,然而中国百姓多数不信教。这正是我们中国当下的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社会和行为是依靠我们的文化来规范的,而我们的文化是摆脱了盲目信仰,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最终结论。
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长治久安。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革命洗礼后,我们更需要长治久安。然而,我们怎么才能长治久安?对任何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来说,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构建属于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只有主流文化构建起来,人们的行为才有规范,社会才不会出问题。所以我才说,对当前的中国来说,构建主流文化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中国的文化是不讲求 “斗”的,“斗”的文化不是中国的文化。像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类含有“斗”的观念,不是中国文化,是外来的。中国文化讲究“和”。世界上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 “斗”而起,因为最开始“斗”看上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就像,你跟我想的不一样,那我就侵略你、然后改变你。然而,如今人们发现“斗”解决不了最终问题,还引起了很多问题。所以,这正是中华“和”文化崛起的机遇。
从国际上来讲,在过去几百年,大体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西方文化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任何文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今天,世界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就跟西方文化有关系。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是要改变别人,要人人都变得跟他一样。所以,尽管在过去几百年世界进步很大,但到了今天,仍有很多热点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这很可能是跟西方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中国人应该沉下心,花几代人的时间,把中华主流文化构建起来。不仅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需要,更因为这是世界的需要。曾经有很多很有思想的西方人跟我说,西方现在走了几百年,觉得现在路好像走得差不多了,需要新的方向,这时候人们就希望东方,特别是中华文化给人类带来更多更好的东西。
我们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接受历史很重要的。我认为,中华主流文化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过去几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很多好东西,经过时间考验,仍然是好东西的,我们必须弘扬;第二,中国共产党1921年创建以来有很多好东西,我们必须延续;第三条,改革开放,乃至过去几百年中,中国从外国引进了很多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我们必须继承。把这些加在一起,再由优秀的知识分子沉下心来好好总结,最终变成小学课本、变成诗歌、变成小说、变成电视剧,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文化推行《三字经》一样,把这些融入到人们的血脉里,用到规范中华民族的行为上。这对中国的长治久安非常重要,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我想,21世纪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