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断裂的审美
本报评论员:庄雅婷

  操行评语
庄雅婷
  你心目中的“汉服”是什么样的?每当看见“汉服爱好者”我就情不自禁郁闷的想。这个问题,恐怕就是那些爱好者们自己都争论不休的事情。
  已经习惯了在大型活动场面看见旗袍的出现了吧?但旗袍的来历,只要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应该知道,说起来跟汉服最没关系的反而是它。这是张艺谋导演和很多酒楼经理的最爱。那么,汉服应该什么样?是汉朝的?是鼎盛的唐朝款?是崖山之前的明朝款?还是说有一种经典款式可以代表汉族?大抵历史渊源太过长久的国度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不过我觉得在绝大部分人都不懂得左衽和右衽的区别之后在来讨论它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还是叫专家们去争论吧。
  提及汉服,是我想拿来诠释如今乱糟糟的审美态的一个小例子。你肯定知道日本和服是参照了中国盛唐的服饰而来的。他们很轴很执着的坚持下来,就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我们历经了多少次改朝换代、历史变迁,每次都恨不得是一次文化革命的大洗牌。所谓的传承和延续,往往也是破后重立或破后没能重立的结果。
  所以,审美的断裂,往往是文化和传统的断裂。在你抛弃了旧传统、还没学习到位新文化的情况下,这种事情会频繁发生。所以,之前我疑惑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比如那些难看的建筑、服装,难看的街道甚至是难看的人,都不仅仅是漫不经心的自暴自弃,有时简直就是锦上添花的丑。文化融合从来不是丑,丑的是强行侵蚀。唐风中鲜卑文化的交融,虽有胡服骑射,但依然是愉悦的。但到了元,已经变成了游牧民族对汉族的一次文化洗礼。又经过明朝的恢复,再次被另一游牧民族洗礼,此刻已经不是民族大融合那么简单的了。到了民国,本来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接受西方文化的机会,属于全新洗牌的机会,若能开放的心态进行下去,恐怕未必也是一件坏事——不信你看当年的名人们,穿起西装来是多么登样啊!
  后面的事情你恐怕比我知道得更多。日本从二战后也经历过敞开怀抱迎接西方文化的历程,但传统文化的根儿没断,无论城市和人的外表如何西化,审美依然在两种体系中和谐发展。既有最现代化的风尚潮流,也依然有来自中国北魏和唐文化传承的和式之美。但我们跑得太快,忙不迭的丢掉了自己的,新的也没学太到位。“还要适合中国国情”,这真是个万能解释啊。于是你就可以看到各种不伦不类的城市、街道、服饰、人……和心态。所以,之前让我们愁苦的很多现象,现在看到了本质。
  如果你从小学习古筝古琴、练习书法,研习茶道,那么你的生活中可能延续的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你的灵魂属于中国,你过的是一种优雅而简洁中庸的生活。如果你从小学习的是钢琴小提琴、练习的是素描和油画技法、谈起咖啡或威士忌津津乐道,那么你的生活可能是从西方文化中来的一部分,你的灵魂倒不一定属于欧洲,只不过是对人类共同的美格外有感受力而已。如果你断在某个位面,连自己文化中的美都无法感受,又怎么能无师自通其他文化的美呢?那么只能跟着流行走了,就好比又学习古琴、琵琶又学习钢琴、小提琴还练习风琴或口琴的家伙,那一定不是音乐大师,是响器班子,只能在红白喜事的时候闹出特别热闹的响动。是的,够热闹,却跟美没关系。恐怕这才是我们的生活现状。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断裂的审美
  本文所版面
【第 59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