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预警,最重要的是警
本报评论员:孙乐
  孙乐
  一场被气象部门提前预报到的暴雨,目前死亡77人,经济损失数百亿,而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地区,伤亡人数还在统计中。如此惨烈的事情就发生在7月21日的北京,一个大国的首都。
  有过预警还会发生这样的惨剧,预警系统难道是形同虚设吗?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经历过长江洪水、汶川地震、南方雪灾、西南旱灾、舟曲泥石流,各种自然灾害每年更在不同程度地滋扰着这片土地。都说多难兴邦,为什么经历过这么多灾难的洗礼,仍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预警机制呢?每一次的灾难,都令我们措手不及。
  预警,首先就是预,即提前预测,预报。这就对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中国的天气预报一直给国人“不太靠谱”的印象,所以即便有了事先的预报,人们也难以足够重视。实际上,天气预报就是一个对未来天气的可能性和概率性推算,理论上,它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但预报的准确率会随着时间的临近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小时内完全可以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这些事实可能有悖于人们日常对天气预报的理解,所以才会有对天气预报不准的心理排斥。造成这种心理预期差异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众看到的天气信息,通常都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公众无法最大程度地预知各个时间段的预报准确率有多少,更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会造成怎样的损失,从而也便无法根据各种可能性的灾害及时调整自己的行程。
  只有预报不够,还需要有效的传播途径和信息发布平台。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甚至是一些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农村的大喇叭、暴雨警笛等等。在向现代化的迈进过程中,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呈多元化态势,这应该是更有益于预警消息的获取。7月21日暴雨来袭,气象部门有过预警,却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关注到这条预警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查询天气情况的习惯,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快速、高效,反应及时的多渠道公共信息平台,让公众能及时获取信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没有技术障碍,需要的是各政府部门与媒体、运营商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积极协调配合,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
  事实上,早在春节期间,北京市民都曾收到过市政府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提示短信,相比之下,灾害预警短信又有何难呢?
  预警,最重要的在于警,让政府机构和公众提前有所警觉,做好防护措施,才是预警机制的最重要目的。中国民众所欠缺的正是对危机的防范意识。从根本上说,这是公民教育的问题,没有接受过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培训和演练。人们对预警信号背后的含义并不了解。气象灾害预警级别,从蓝色预警到红色预警,何种预警将导致何种结果,人们基本都是一知半解,缺乏直观的认知。所以,即便是接收到蓝色预警的信息,也不知道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何,从而丧失警觉。单位不重视,所以不会提前采取措施停工停课;个人不重视,所以不会改变出行计划。
  如果有完善的预警机制,相信房山地区的损失不会如此之大;如果人们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辜溺亡者。暴雨过后,城市排水管道建设非一朝一夕,我国的灾害预报技术与发达国家更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提高国民的预警意识,建立高效、快捷的灾害预警机制,更为重要而紧迫。无论是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预防是减轻灾难最好的方法。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预警,最重要的是警
  本文所版面
【第 15 版:特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