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凡事皆有计划
本报评论员:温燕
  一月是智库的休眠期。大伙都在忙着休上一年未休完的长假。每周例会、每双周全体人员大会及原本常年不断的研讨会均告一段落,国会山上民主、共和两党密集的口水战也暂且休止。诺大的智库大楼静寂无人,又同高潮过后落幕的大戏有几分神似。也难怪,智库全年走马灯似地举办两千余个研讨会、忙不迭地为政府高瞻远瞩出谋划策,还要面对纷沓继来的国际热点问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台报告;智库大腕们呢,不仅满世界飞,为他国指点迷津,还得忙里偷闲地接受媒体采访、在长枪短炮面前侃侃而谈。经历了太多的忙碌之后,也该有理由停下来享受这片刻的闲暇时光了!大腕自有家务事,尽管在圣诞后商场降价血拼的队伍中不会见到他们的身影,但或在家中下厨、剪修庭院,或与家人一道飞往美国中部滑雪圣地也不失为可圈点的休息消谴方式。
  如此这番,恐不难理解一月智库的节奏为何如此之慢。但慢节奏不等于停滞。早在休假前,大家就不忘将自己的电子邮件、电话设定为休假模式:“对不起,我从何时到何时的时间段不在办公室,其间查阅电子邮件的机会有限。我将于某月某日回到办公室。如有急事请与某某联系,他/她的电子邮件、电话如下……。”智库必备“救火人员”,在一月的慢节奏中,智库总机的电话也从不会无人接听。记得我在美企北京代表处工作时,美国首代总是对前台千叮咛万嘱咐:“电话铃响三声之内必须接起来,否则打电话者会产生公司无人上班的疑问,进而产生公司是否已/将倒闭的联想。”智库高层的电话由其秘书助理负责接听,秘书们当然不会透露高层的行踪,但会告知打进电话者高层是否在本市(in town)或在外地(Out of Town)且何时回来,以此让找他的人心里有数,不必不知所措地一天一个电话追问高层秘书:高层是否已回来、何时回来。在华盛顿短期逗留者既便因时间不凑巧,与高层会不了面,也不耽误他游刃有余地另作安排和规划。
  和美国其它公司、机构一样,智库是个事事规范化、程序化的地方。在规范化方面,既没有做不到的,更没有想不到的。不仅凡事皆有计划,且但凡计划均有A和B两套方案。换句话说:就是严谨。比如电话留言的设定,大家连上趟厕所的工夫也不忘将电话转为留言模式:“你好,我现在暂时不在座位上。烦请留下你的名字、电话,我会在第一时间联系你。”智库如此,美国政府部门及各大公司亦是如此。早在美企时,公司一位前副总裁到了机场发现护照忘在了酒店,忙让助理火速返回酒店去取。几次三番,这位前副总不得不被迫辞职、悻悻地离开了公司。
  美国政府部门官僚层次多,处理起事情来需层层批复,时间周期不短,但水有源树有本,凡事都有头有绪,没有盘根错节的烦恼,更不会不了了之。就像美国各参观景点不论大小进门处必设有信息亭一样。在那里,不仅可以免费领取各种语言的介绍资料,且总有工作人员在你需要时及时出现,不厌其烦地回答你提出的各式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你在茫然之时找定方向、得到你所需的一切答案。在美国办事,往往未等你开口,办事人员就会主动地告知你办此事所需的周期,你还可在网上清楚地查明自己所办之事的进展情况。让人对全局了如指掌,不必一趟趟地跑腿,更不需去搞定任何人。正如美国的公共汽车和地铁总会按照时刻表分秒不差地奇迹般出现一样,办事者所办之事也总会在时间节点到来之时有所定论。
  有时,我的脑海中不免闪过美国是一台事先设定好了程序的大机器的怪念头。一如在超市购物,站在自助付款机前,只要会操作就不必思考,根据提示按键就是了,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掌握了方法,一切就变得简单明了起来,没有惊讶和变数。倘若程序上出了问题,重新设定就是了。我不禁感慨:在智库所学到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方法论。让人能够从容不迫地以不变应万变,因为有程序在前,万变不离其中。把握了这一切,生活就变得简单、清晰和美好起来。就像在超市收银台前,超市人员找给你钱时对你说:“让我们倒着数钱吧,这样简单,不必运用复杂的数学!”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凡事皆有计划
  本文所版面
【第 67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