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照顾老屋的年轻人
本报评论员:曾榛

  妈妈第一次去台湾是跟随旅行团的8日环岛游,回来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破旧”,“老房子比重庆还多”;第二次是我带队的台北深度游,妈妈惊叹:“原来那些老房子里藏着这么多精彩”:诱人的美味,可爱的小玩意,创意的家居用品,个性鲜明的咖啡馆,主题各异的书店,特色十足的小旅舍……台北的美好尽在其中了。
  台北的老房子外表看上去风烛残年,里面却光鲜靓丽。栖身其中的小店无论经营的是什么,多设计精巧、布置考究、氛围怡人,既有怀旧的腔调,又不失新奇的元素,仿佛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wonder land,串起一条条富有人文气息的巷弄。台湾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老屋新生奖”,已举办12届了,每年都会评出老屋改造的翘楚,以鼓励市民维护老屋,延续记忆。于是便涌现出一大批有才华、有情怀的年轻人,前仆后继地赶来照顾老屋,朋友高先生便是其中颇具心思的一位。
  初识高先生是在永康街的小自由咖啡。这是一间由豪华老公寓改造的咖啡馆,木格玻璃的门窗、敦厚的榉木地板、欧式的古董家私、典雅华丽的老灯具,点点滴滴烘托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独特风韵。咖啡馆的前身是一间豪华老公寓,土木工程系出身高先生和朋友租下这里后,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和装修工人一起,将老屋的旧建材、旧装饰和旧家具进行拆分和重组,比如将原本门廊扶手上的台湾特产绿色大理石移至室内,变成吧台的台面;把过去花园的壁灯摆到咖啡桌前作装饰……让这些本来要当废品扔掉的老物件在巧妙的设计中重获新生。
  前不久,高先生回家接手了父母在延吉街的咖喱店。高先生说,父母年纪大做不动了,他既不想放弃自己精通的咖啡行当,又不忍心将这间服务邻里多年的老店一关了事,于是又一场老屋新生的运动开始了……深褐色的木格玻璃窗上飘动着蓝色的布帘,门前摆了两只浅棕色的皮沙发,旁边双层木架上种着几盆朴素可爱的小植物。推门而入,店面很小却不觉局促,各种区域安排得紧凑而适当,昏黄的灯光、褐色的家具、各种日式小摆设,让人仿佛闯入了某部很文艺的日本剧集。很难想象这里过去只是一间简陋的大排档,更无法现象这间老屋50年前竟是高先生爷爷卖木炭的仓库。
  咖啡、咖喱小食堂,是高先生给新店“寅乐屋”的定位。除了日式咖喱和精品咖啡,还供应各种日本美酒。高妈妈煮咖喱的手艺是跟老父在日本学来的,口感浓厚、层次丰富,小配料也很地道,和我在东京吃到的人气店家无异。高妈妈如今虽不用看店,但咖喱还是坚持自己熬,周围邻里也乐得继续光顾这熟悉口味,而更多像我这样的新客则是冲着高先生在咖啡业界的名声和好人缘来的。邻桌一位住在附近的老顾客感叹:“改成这样真好!过去来吃完咖喱就得走,如今还可以喝杯咖啡,舒舒服服坐一会儿,晚上约朋友喝喝酒也不错。”捧着高先生特调的梅子酒冰咖啡,我不由得想起自己30多年前住过的地方,现在是连片瓦都找不到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照顾老屋的年轻人
  本文所版面
【第 67 版:闲谈】